查看原文
其他

聆听钢琴大师(七)丨乔治·博列特丨他演奏李斯特时“拥有霍洛维兹般的指键与列文涅的音色”。

2016-08-26 每日更新欢迎置顶 每晚古典音乐会

浪漫派复兴功臣丨乔治·博列特

 波雷(Jorge Bolet,一般译作博列特)1914年生于哈瓦那,卒于1990年的加州。7岁开始向他的姐姐学习钢琴,12岁与哈瓦那交响乐团首度公开演奏莫扎特《d小调钢琴协奏曲》,1927到1934年在美国寇帝斯音乐院向戴维.沙伯顿学琴。后来到欧洲旅行,在维也纳、伦敦、马德里、柏林与巴黎等地举行独奏会,1936年回到寇帝斯音乐院担任塞尔金的助教。后来辞掉教职转往外交事业发展(1942到1945年曾担任古巴驻华盛顿文化大使,1946年也曾在东京指挥吉尔伯特与苏利文的《如此天皇》日本首演),后来重新踏上音乐会与录音的活动,尤其致力于浪漫乐派的作品,他演奏李斯特时「拥有霍洛维兹般的指键与列文涅的音色」,最著名的就是他华丽的唱片录音。波雷的艺术唤醒了今日的伟大艺术美学,一种就像他说的,不是拘泥于乐谱的音符,而是借着心灵感受的艺术。

     1974年2月25日不仅是波雷演奏生涯的重要日子,对整个钢琴演奏史来说也是意义重大的一天。这天在卡内基厅有个音乐会,波雷抛开他所有的保留与护慎,用十分奔放的气势演奏,在这里他的美感与独特的庄严结合,温暖与情感贯穿所有听众的全身,在夜晚带给他们欢呼!

 关键性的转折点是在他面临挫折的几年后,当时虽然有音乐同伴们的倾力支持,波雷始终无法真正的成名,依照他的实力,他早该有如此身份与名望,而某种程度的一本正经、顽固地拒绝为通俗艺术演奏,会让有时候本来应该出现更多盛赞的情况淡化许多。波雷的音乐似乎有许多地方比「令人兴奋」更为值得聆听,虽然他缺乏鲁宾斯坦迷人而较易接近的美、或是霍洛维兹着魔以了的演奏。「你弹得很快,但是听起来却不怎么快」,阿布兰·查辛斯在公开场合如此对他大声赞扬。


 当然,也会有一些特例,把波雷本身潜藏、受抑制的力道与艺高胆大的华丽技巧释放开来。他在1970年的杭特学院音乐会,与1972年艾丽斯杜莉厅的音乐会(曲目包括肖邦的四首叙事曲与李斯特的《b小调奏鸣曲》)的确让他受到注意与赞赏,然而这些幸运的事件并没有为他两年后真正声名大爆地成功铺路。因为过去多年对事业的疏忽,使得波雷累积了他的实力,就像睡醒的雄狮猛然一扑,直往天际咆哮出牠的宏伟。

 怀着一股毫不妥协的浪漫性,波雷花了很多心力在改编作品身上,史特劳斯/陶西格、史特劳斯/舒尔兹-艾弗勒、华格纳/李斯特等改编作品,是他的节目单里的常客「演奏巴哈/布梭尼的《夏康舞曲》时,他以远远超过人性的劲道开头,没有渗入自私的花俏与短视的自我风格,即使在其间出现类似伸缩喇叭声响的新颖效果,为了表达多样化的情绪与架构,基本上他的变化还是在整体的秩序中游走,最后则是将第一主题弹奏出宽大广阔的美感,建立压倒往的宽度与征服感。按着是肖邦的《24首前奏曲》,每首之间有着狂想式的情绪变化,与随之释放浪漫精神所再创造的速度步调,听听这些波雷同步演奏的双手如何诉说出最充满活力的雄辩性格,而不是伪造出来的效果(尤其是第二、四、六与十三首)。有多少钢琴家真正能将《降D大调雨滴前秦曲》轻松惬意而充满音色细微差别之美地「唱」出来?在第八首(前拉赫曼尼诺夫式旋绕与灿烂的乐曲)、第十、十四、十六号,这二十四首当中的大部分,波雷都能如此细腻地注意架构、平衡与和谐。在这里波雷以报复狂怒般的气势挥洒出大师的骚动,而且增加低音的份量与肖邦「激烈的快板」里无拘束的快意,让听众提早忘情地鼓掌。

 但是这场独奏会才刚刚开始,巴哈/布梭尼与肖邦都只是为了接下来的曲目热身而已。就好像触电似的了,波雷以雷电似的惊悸,制造一个以后似乎都不可能再出现的现场热力,继续演奏史特劳斯被改编的曲子。很少有人能够同时拥有那么卓越的才能,而将它那么大方慷慨地赠予给听众。就如同我在其它地方所写:「如此有威严的双手,才能弹奏出闇暗而无法无天的史特劳斯/陶西格《华尔兹》,就好像预言以后拉威尔《圆舞曲》出现一般,一个对传统维也纳怀旧之情渐渐感到衰微与颠倒的世界。」同样地,在史特劳斯/舒尔兹-艾弗勒的《蓝色多瑙河》里,不管是开始部分围绕在空气中的闪亮音色、或是结尾的八度巨响,波雷的演奏使得约瑟夫·列文涅的版本都相形失色(真不敢相信我敢这么说)。我第一次接触波雷的演出是他弹奏华格纳/李斯特的《唐怀瑟序曲》,当场就被他那股不可阻挡的冲击力所震慑住(他的风格也是完全具有个人化的特色,与祈弗拉和霍洛维兹的技巧大不相同)。

 我记得曾说过会单纯地聆听演奏家个人世界里的伟大美感。今日即使波雷已不在我们身边,这种想法更为加强,抓住了某个明显不同于所谓「键盘乐器所表现出天鹅般音色」的特质。再一次聆听他留给我们数量众多的独奏会,比起大部分的钢琴家,他更只能在舞台上向听众展现他的快乐,我们可以在他的安可曲,莫什科夫斯基《游唱诗人》与鲁宾斯坦《断奏练习曲》里听到这股气氛。然而就是会出现例外,才能证明法则的存在似的,你可能会发现在波雷弹奏门德尔颂/拉赫曼尼诺夫的《仲夏夜之梦》诙谐曲出现了些微的小心翼翼,然而他在独奏会里,每首拉赫晏尼诺夫改编后作品里的每个音符,都证明他是个「键盘乐器领域里最了不起的技术师」。董尼才第/李斯特的《露琪亚疯狂场景》也是如此,壮观而快活的演奏有如最具热忱的歌剧迷所希望见到的。几年之后波雷以温和、更精炼的外交手腕面对大众,但在1974年,在改述莎士比亚的句子时,他很有可能会说:哦!拥有巨人般的力量是杰出的,而要像个巨人般使用这些力量才是具有美德的。

   高贵的举止让他得到「钢琴贵族」、「强壮的农场主人」、「高贵的绅士」、或「愉快的大地主或领主」等形容词。平静、沉着且完全能克制自己,这也是这位出生于古巴的钢琴家的完美出色。活在过去时光、感受到钢琴浪漫派演奏传统不只影响到波雷的钢琴演奏,还有他的一生。一般认为,波雷也把这样的传统传续给他在印第安纳音乐学院、布卢明顿大学及费城寇帝斯音乐院的学生。他起先在寇帝斯音乐院担任塞尔金的助教,后来接续他的职位。


 波雷对钢琴的观点是柔顺、丰富的音色结合清楚阐释作品结构的能力,让音乐的细节全盘透明化。不过,这样的概念与欣赏波雷在笛卡录制的李斯特作品印象有些分歧;而波雷在世界著名音乐厅舞台上的演出,特别是现场演奏李斯特作品时,比录音更重视塑造音乐气氛。波雷在唱片上的表现比起现场演出较为克制,就如波雷所言,现场演出时,他所诠释音乐会更加自由无束且具自发性。虽然对波雷而言,轻松与严谨并非不能共存,但是波雷有时候会重视李斯特音乐中的技巧展现更基于诗意也是公认的事实,有时候他的音乐会因为纵容技巧而完全失去诗意。

 波雷不能归类成为反对而反对、想尽办法弹奏出与众不同诠释的钢琴家,音乐的结构是他诠释的根基。简而言之,他不是专注在如何为作品重新下定义的艺术家。举例来说,他在1983年于笛卡留下广受好评的录音被认为是出类拔萃之作,波雷让主旋律的声音总是站在最显眼的位置,尽可能抑制自己使用弹性处理,或许这样的处理正是波雷的演奏最具说服力之处。波雷的诠释是非常典型的严谨、智性与精密。

 这种诠释方法使用在李斯特的这些作品上的效果更佳,从旋律到和声都有各别的观点,但也有人认为这样的演奏方式在李斯特感伤性较高的作品,如:《爱之梦》或《慰藉曲》会变得不可理解。不过,波雷对于演奏风格的直觉、对于乐曲整体构思的感受性以及响亮、优美的演出效果,确保了这些作品不致于流落到这样的宿命。另一个关于波雷这一类演奏技巧的好例子就是他的李斯特第二号匈牙利狂想曲录音。

 尽管波雷也是位着迷于音色细腻变化的钢琴家(钢琴响音宏亮的时候,他依然可以清楚强调声音的细节与华丽,并从作品引遵出新的色彩),但是他在受访的时候一再强调触键的重要性,即使是在演奏炫技作品。最明显的例子就在李斯特(选自《巡礼之年,意大利》)。波雷演奏的这首作品包含了不可思议的声音色彩以及取之不无尽的想象力,赋了予音乐新的意义。这里不只有美丽的音色,还有具东方色彩的旋律、如歌的段落以及朗诵般的乐旬,让音乐成为无可抗拒的诠演。

 波雷的诠释也有忠于原谱的极高价值。对他而言,「诠释」意谓着重现作曲家的意念以及由于谱上注记有限而未能的表现出来的讯息。虽然无论在当时或现在,波雷概念中的忠于原谱无可避免会造成其它人接受更宽广诠释方法的阻碍。举例来说,在《送葬》进行曲风的乐段里,右手机械化的节奏会让听者受到束缚。以《钟》为例,波雷过份压抑的结果只是让音乐不是那么有说服力。

 巴洛克音乐,如巴哈的作品对波雷从来没有特别的吸引力:「将来我会为自己弹奏巴哈,但永远不会在音乐会上演出。」一次他这么说。波雷对现代音乐也有类似的抗拒,尽管他拥护二十世纪某些较不知名作曲家的作品,如奥地利的马尔克斯(Joseph Marx)与美国的拉蒙顿(John La Montaine)。波雷在音乐会上演奏海登、舒曼、法朗克、佛瑞、贝多芬与肖邦的作品,然而李斯特还是最贴近他的内心。他对李斯特的崇敬是有名的,而且是早从这位匈牙利作曲家还不受到重视的时候就开始,包括非李斯特原创的歌剧钢琴改编曲。波雷没有把这些作品视为二流乐曲,他深深被这些从管弦乐世界改编至键盘的作品所吸引。他钦佩李斯特的改编,以《弄臣改编曲》为例,波雷让他的技巧如脱缰野马般飞驰;在《唐乔望尼幻想曲》中,莫扎特歌剧里的不同角色都在他的演奏中一一出现。

 早在1935年首度在欧洲(阿姆斯特丹)登台演出,以及五零年代在柏林开始扬名时,波雷都是以弹奏德布西的作品得到重视。但是直到八零年代,波雷才被一般人普遍认为是「钢琴家」,才有机会定期在法国与德国演出,1988年才首度在瑞士与苏黎士市政厅管弦乐团合作。八零年代末期,波雷已经有更多机会在欧洲音乐重镇露面,这样的改变似乎影响到他的演出:他的音乐愈来愈沉着宁静,一般人都把这样的变化归因于年纪增长。如果仔细听,会近乎悲伤的平静,甚或是听天由命的情绪出现在波雷的音乐中。但是别误会,波雷惊人的技巧依旧存在,虽然偶而会出现失误,但是基础仍然相当稳固,能够表现每一首作品的不同观点。

编者按:此为Philips 二十世纪伟大钢琴家系列Jorge Bolet第一卷说明书。


欢迎关注每晚一张音乐CD,讲述音乐大师的故事

以及西方音乐评论,为您提供好玩的古典音乐研究文章

古典音乐微信群开放,请联系微信179747611邀请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本公众号推荐阅读图书

阅读往期节目请点击以下链接:

   古典音乐:西本智实《波莱罗舞曲》《“黄河”钢琴协奏曲 》阿姐生日快乐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肖斯塔科维奇《第1大提琴协奏曲》约书亚·贝尔、郑明勋、马祖耶夫演绎舒曼《梦幻曲》克拉拉·舒曼的几部作品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特米卡诺夫指挥圣彼得堡爱乐每晚古典单曲丨小提琴超女安·梅耶演绎巴赫&古诺 《圣母颂》柴可夫斯基之夜陈妤颖演绎《来自星星的你》主题曲每晚古典单曲丨亨德尔《降B大调竖琴协奏曲》每晚古典单曲丨德彪西《阿拉伯风格》11岁的李传韵演奏巴赫和帕格尼尼十大青年小提琴家音乐会阿巴多的俄罗斯俄罗斯之夜音乐会丨钢琴埃莱娜·格里莫亨德尔《水上音乐》布里顿《战争安魂曲》《黄河大合唱》交响合唱音乐会宁峰、吕思清、宓多里(小泽征尔指挥)演绎萨拉萨蒂《卡门主题幻想曲》丨科茨、王霄、 Fukuda演绎瓦克斯曼版《卡门主题幻想曲》穆特、莎拉·张、米兰科维奇演绎萨拉萨蒂版《卡门主题幻想曲》穆特、马友友演绎勃拉姆斯《摇篮曲》穆特、郑京和、梅纽因演绎门德尔松《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穆特、林昭亮、帕尔曼演绎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帕尔曼、巴伦博伊姆演绎勃拉姆斯《第一小提琴奏鸣曲》朱莉娅·费舍尔、梅纽因、阿绍特演绎维尼亚夫斯基 《D大调华丽波兰舞曲》

   钢琴作品:《“黄河”钢琴协奏曲 》巴伦勃依姆丨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音乐会朱晓玫《哥德堡变奏曲》音乐会齐默尔曼的肖邦与舒伯特钢琴作品音乐会李赫特、奥伯林演绎“六月船歌”阿劳演绎舒曼《A小调钢琴协奏曲》阿劳演奏莫扎特第八号钢琴奏鸣曲丨贝多芬第32号钢琴奏鸣曲王羽佳韦尔比耶音乐节钢琴独奏音乐会齐默尔曼与伯恩斯坦演绎贝多芬《第四钢琴协奏曲》顾圣婴弹奏舒曼歌曲《奉献》王羽佳演绎舒曼沈文裕《时间都去哪儿了》陈萨演绎王西麟钢琴协奏曲家里的李云迪王羽佳演绎肖斯塔科维奇《第一钢琴协奏曲》但昭义学生王雅伦演奏卡巴列夫斯基《D大调钢琴协奏曲》王雅伦与郎朗丨郎朗与巴伦博伊姆丨四手联弹舒伯特《军队进行曲》元杰、王羽佳、白岩峰演奏《彼得鲁什卡》卡蒂雅、魏森伯格和弗里德尔演奏《彼得鲁什卡》王雅伦、 郎朗以及吴乐懿演奏贺绿汀《牧童短笛》每晚古典单曲丨巴赫《西西里亚舞曲》元杰钢琴独奏会沈文裕全国巡演天津站音乐会沈文裕演奏张朝改编版《义勇军进行曲》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鲁宾斯坦演绎《肖邦第二钢琴协奏曲》鲁宾斯坦、郎朗、季古诺娃演绎肖邦第二谐谑曲鲁宾斯坦、郎朗、格里莫演绎贝多芬《第四钢琴协奏曲》席夫演绎巴赫《英国组曲》张昊辰《百鸟朝凤》霍洛维茨最后的音乐会霍洛维茨)、王羽佳演绎《卡门主题幻想曲》每晚古典单曲丨洪雪、白仁浩四手联弹萨蒂最美的爱情歌曲《我需要你》古尔德为什么能够成为巴赫在20世纪的最佳代言人黎卓宇的柴可夫斯基比赛视频每晚古典课堂丨郎朗大师课上黎卓宇弹奏《向阳花》米凯兰杰利、郎朗、演奏德彪西《亚麻色头发的少女》夏天听萨蒂会很凉快盛原《残余的探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